e>
首 页 十三友简介 十三友守则 十三友作品专区 十三友之友专区 古代名篇 当代大家 文学评论 海外名人 感悟与体会
 
报告文学
永葆本色——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陈建如速写
访问量:112 作者:郑天枝 发布时间:2023-04-06 返回首页
 

永葆本色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陈建如速写

 

郑天枝

 

“难能可贵的是你永葆本色”

 

201943日,对“老兵驿站”来说,既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又是一个有些特别的日子。

说平常,是因为“老兵警长”陈建如每天都坚守在这里,与这里的百姓打成一片,百姓们的家长里短,陈建如都会记挂在心里。陈建如将自己比喻为一条鱼,将老百姓当做浩瀚鲜活的水;“如鱼得水”,用来形容陈建如的工作状态,最为恰当不过。

说有些特别,是因为省委书记车俊在这一天专程到“老兵驿站”考察。车书记高度赞扬“老兵驿站”的工作是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健全基层治理功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典型。临行前,车俊书记握住陈建如的手:你曾是一名优秀的人民子弟兵,如今是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不管是“兵”还是“警”,难能可贵的是,你永葆本色,始终把真心为群众服务牢记心上。

在这之前的2019314日,副省长王文序一行到“老兵驿站”调研时,同样高度赞赏了“老兵驿站”“服务老兵、服务群众、护卫辖区平安”的好的做法。

20181010日,市委书记马晓晖在《“老兵警长”陈建如事迹材料》上做如下批示:“老兵警长”陈建如作为一名从军19年的军转干部,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其先进事迹值得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退役军人、公安干警和基层干部学习。请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公安局、市民政局认真组织好陈建如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宣传报道。

副省长、公安厅长王双全,公安部宣传局长战俊,市委副书记、市长钱三雄,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浩,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夏文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六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范庆瑜等领导,先后对学习陈建如先进事迹做出具体的批示。

中共浙江省公安厅委员会、中共湖州市委、中共湖州市公安局委员会等先后做出关于开展向陈建如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陈建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诺言,无论在军营还是在警营,始终把真心为群众服务牢记心上,永葆本色,从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老兵驿站”  新时期学习“枫桥经验”的样板

 

201881日,52名生活工作在织里的老兵齐聚轧村警务站进行宣誓,“老兵驿站”正式成立,由陈建如担任驿站的站长。

时至今日,陈建如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曾在越战时开着运八飞机上战场的老兵黄国华动情地说:“想当年,我们为祖国站岗放哨献青春;看今天,我们要发扬部队光荣传统,为家乡建设做先锋。”

黄国华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赢得了一片叫好声。更有几位老兵开心地说:“找到组织了,我们终于又找到组织了!”

在欢乐的气氛中,在浓浓的战友情谊中,陈建如和在场的老兵们一样激动不已。

“老兵驿站”成立后,陈建如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经过上下反复论证,最后明确了“老兵驿站”的功能定位,那就是“服务老兵、服务群众”。还建立了工作制度,实行“站长”负责制和“老兵”轮岗制,建立了常态化驻点值班、老兵议事、多元调解、服务群众等工作机制,每周一晚上和周五下午开展“老兵固定服务日”,其他时间按照计划,开展日常政策咨询、矛盾纠纷调处、安全防范宣传、隐患排查等工作。

“党委政府也非常支持‘老兵驿站’的做法,专门把镇上退役军人服务站的资源延伸到老兵驿站,并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将全镇1916名退役军人全部纳入‘老兵驿站’服务管理,目前全镇已有4个分站,这让我们的退役军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温暖。”说到这些,陈建如充满了自豪。

“‘老兵驿站’成立以来,开通了老兵警长热线,一部是我自己的手机,一部是设在‘老兵驿站’的服务电话,确保休息时间办事也找的到人。先后帮扶退役军人52人次,为1200余名群众提供便民服务;组建了老兵就业服务队,与辖区20家企业设立优先招录渠道,帮助退役军人推荐就业97人次;成立了老兵关爱基金,用于定向救助辖区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及军烈属家庭,目前已救助困难老兵17人;开设老兵法援在线服务,联合老兵律师,通过电话、网络、视频连线等形式为退役军人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125人次……”说起“老兵驿站”为老兵服务的事儿,陈建如搬着指头,如数家珍。

“老兵驿站”在服务老兵的同时,也成为了老兵们弘扬正能量、服务群众的“桥头堡”。

比如,“老兵驿站”一站式提供流动人口申报、出租房服务、咨询等服务,并以“跑一地”“跑一次” “零跑腿”为目标,将服务窗口前置,提供预约、错时、上门服务,向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送证上门服务56次;在电动车上牌工作中,“老兵驿站”组织老兵帮助群众完成电动车上牌5620辆;组织老兵们参与治安巡逻、交通疏导、电动车整治、纠纷调解、防范宣传等平安创建活动200余次;……“有事找老兵驿站”、“有事找陈警官”的口号越叫越响,他们不分内外,热心为群众解围扶困;他们很忙,但忙得快乐、忙得充实。

这些数字,从一个侧面见证了“老兵驿站”成立以来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我们从这些数字的背后,看到了陈建如将这些老兵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动人场景。

目前,老兵驿站的成员已达到316人。老兵驿站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聚拢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复退军人。“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在“老兵驿站”忙碌的老兵们,重新找到了自我的价值,他们陈建如一样,不忘初心,永葆本色。

先后到“老兵驿站”视察、指导工作的省市领导,对陈建如一心为民着想所作出的贡献,对“老兵驿站”的好的做法,都给予了充分地肯定;领导们一致认为,“老兵驿站”, 是新时期学习“枫桥经验”的样板。

 

用真诚的钥匙  打开双方紧锁的心扉

 

622日,星期六,天气很好。

早上730分,陈建如和往常一样,来到警务站接待群众。星期六是陈建如设立的“调解接待日”,老兵律师周淦生也应约来到警务站帮忙。

这天的上午,总共有6个人前来进行法律咨询,其中四个人都是同一家企业,由于工作的企业面临关停,前期还有三个月的拖欠工资没有发放。他们来咨询的目的,一方面担心被拖欠的工资是否能够如愿拿到,另一方面也想了解,自己工作10多年的企业关停后,咨询有关劳动关系的保护等法律问题。

周淦生按照法律的条款,对咨询的问题逐条解释,特别介绍了相关劳动纠纷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陈建如端茶递水,安慰前来咨询的人;陈建如的和颜悦色,给他们吃一粒定心丸。

当前来咨询的人,在法律咨询登记表上签名后,陈建如和他们一一握手道别:我也是外乡人,非常理解你们的心情,我一定会将你们的事情,当做我自己的事情去办!

望着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陈建如觉得肩上的担子格外沉重,虽然这是个份外活,但陈建如决定努力去协调,他不能辜负这些人信任的目光。

送走咨询的人,已快到午饭时分。陈建如刚想喘口气,就接到报告——

轧村村宋皇路发生因债务纠纷引起的吵闹事件:有一对夫妻带着80岁的父母亲,一起上门来讨债,并让自己年迈的双亲坐在欠债人的家中,又哭又闹,谁劝说都没有用,引起周围的邻居围观并议论纷纷。欠债人的母亲也有80多岁,一个人孤立无援地坐在大门外面,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房间内还有一个老爷爷坐在小板凳上唉声叹气……

接报后,陈建如带领所里的辅警和老兵周律师,火速赶到事发地“救火”。

到达现场后,陈建如首先扶起坐在大门外的老奶奶,将其搀扶至家中。刚安顿好欠债人的父母亲后,讨债一方的四个人,一起将陈建如团团围住,诉说自己的苦楚;两位年迈的老人,甚至要下跪,陈建如连忙扶住:老人家,有话慢慢说,总会找到解决办法的……

原来,欠债的叶某是本地人,他在安徽省蚌埠市经营一家有机玻璃厂;叶某之前常年和家住河南的张某,有着生意上的往来。之前,彼此合作正常,没有发生过经济纠纷。但是,近段时间因经营上遇到困境,资金周转困难;原本叶某承诺张某,在今年4月份一次性还清拖欠款,一直拖到现在还没有支付。更让张某气愤的是,最近一段时间,他电话联系叶某,叶某故意不接电话,有意躲避张某。

无计可施的张某和妻子一起,带着年迈的父母亲,千里迢迢找到了叶某在织里镇轧村的父母家讨债。但是,叶某常年不在家,轧村老家也只有他的父母亲。

张某一家人突然“造访”,弄得双方的老人都十分难堪难受。

陈建如安抚好张某一家人的情绪后,明确表态:我既然接手了,就会一管到底,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设法处理好你们的纠纷。但同时对张某带年迈的父母亲讨债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和规劝。

与此同时,陈建如立即电话联系远在蚌埠的叶某,严肃批评他的不诚信行为,并提出解决的建议;叶某自知理亏,愿意接受陈建如的调停。张某也感到自己的做法过激,在陈建如的耐心劝导下,表示愿意见面商讨。

陈建如趁热打铁,帮双方约定好协商的时间和地点。待双方达成共识后,陈建如将张某一家劝离叶某家,并送他们去车站,踏上返乡的旅途。

送走了张某一家,陈建如还是不放心,一直不停地和双方电话沟通,陈情利弊,将心比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天晚上,双方先后打电话给陈建如,说已经协商好了。叶某感谢陈建如的帮助,让自己的家人恢复平静的生活,同时也让他明白了做人必须有底线的道理。张某电话中非常感谢陈建如的热心帮忙,援手解决了他最棘手的事情。……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陈建如手里握着的这把钥匙,就是对人民的热爱,真诚待人,将心比心,就能打开双方紧锁的心扉。

 

一篮草莓  见证“姐弟”真情

 

“建如,这几天你在警务站吗?我回漾西时到你这里坐坐。前些日子是童装生意的旺季,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一直抽不出空来看看你。”正在警务站忙碌着的陈建如,接到了刘大姐的电话。

“好啊,大姐这段时间成了稀客了,随时欢迎大姐大驾光临!”陈建如用半生不熟的织里土话和刘大姐打趣道。

说起刘大姐和陈建如的交往,陈建如从一次“偶遇”讲起。

去年1213日凌晨,陈建如在织东所值班,开车在辖区巡逻,车到漾西小学附近,隐约中听到有人哭泣。陈建如连忙下车循声寻找,在漾西小学边上的公路旁,见到一个女人埋头哭诉。

陈建如上前询问,这个女人只是痛哭并不应答。陈建如蹲下来,开导她,请她上警车一起到派出所讲述事情的原委,并答应她尽量为她提供帮助。

回到派出所,陈建如递上一杯热水,请她告知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个女人姓刘,夫妻在织里镇上开了一家童装店,生意不错,在织里镇买了房,还有50多万元的积蓄。

但在一年前,她遭遇了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日子,心灰意冷,甚至想到了一死了之。

原来,刘大姐的儿子长大了,刘大姐想给儿子谋一个好的前程。在生意场上,刘大姐认识了一个自称是“领导”的人,说是能帮助刘大姐的儿子,谋得一个好的职位。

听到这个“领导”能帮儿子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刘大姐非常开心,于是就小心伺候着这个“领导”:请客送礼,游山玩水;对这个所谓的“领导”,刘大姐几乎是有求必应。

每当刘大姐询问儿子工作的落实情况,这个“领导”一边剔牙,一边敷衍道:快了,快了!如今办事都得“潜规则”啊……

当刘大姐几乎花光所有的积蓄时,这个所谓的“领导”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刘大姐这才如梦初醒!钱被骗光不说,儿子的工作成了泡影,还让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思前想后,刘大姐的思维进入了死胡同,她想到了死……这才有了和陈建如的“偶遇”。

经过陈建如苦口婆心的开导,刘大姐慢慢回过神来,想想自己真傻。陈建如将自己的电话留给了她,并说今后有困难可以随时找他。

在随后的一段日子里,陈建如经常打电话给刘大姐鼓励她振作起来。后来,在陈建如的建议下,刘大姐的儿子和父母一起在织里镇经营童装生意,如今一家三口日子过得很幸福。

刘大姐为了感谢陈建如,每次去警务站都要带上礼品,每次都被陈建如婉拒。后来,因为刘大姐年长,陈建如就认刘大姐为姐姐,刘大姐因为有了陈建如这个警察弟弟格外开心。

前不久,刘大姐拎了一篮新鲜的草莓到警务站:建如,这篮草莓送给大家尝尝。一颗草莓一颗心啊!这回你不会又拒绝了吧?

“来来来,大家都过来尝尝,新鲜的草莓好可爱!这可是刘大姐的一片心意呢!……”陈建如招呼着“老兵驿站”的协辅警。大家围拢在一起,有说有笑……

见到此情此景,刘大姐笑得非常开心。

陈建如看到刘大姐开心地笑着,发自内心地祝福刘大姐生活幸福美满。

 

四次处罚一次援手  竟成了莫逆之交

 

说起对陈建如的感受,龚华海夫妇可谓一言难尽!

起初是对陈建如的“迁怒”。原由是因为陈建如对他们工厂的四次“处罚”,让龚华海夫妇觉得很没有面子——

第一次是因为龚华海的工厂,没有按照规定按时办理居住证,被陈建如检查时发现,当即告知要作依法罚款处理;龚华海找到陈建如说情,希望能网开一面,陈建如耐心做工作,最后还是依法给予罚款处理,虽然额度不大,龚华海在心里还是留存了一个“块垒”,他认为陈建如办事太过原则。

第二次是有员工在禁烟区域抽烟,再次被罚款。由于平时管理不严,员工在禁烟区域抽烟的事情时有发生,被龚华海夫妇发现了,也只是批评了事,并没有采取其它的处罚措施,致使屡禁不止。这次陈建如遇见了这样违规的事情,他决定严肃处理,以绝后患。当陈建如向龚华海夫妇说出自己的想法,并陈情利弊,龚华海夫妇觉得陈建如这样做,是为了工厂安全的万无一失,也就积极配合陈建如做那些在禁烟区域抽烟的员工的思想工作。

第三次是龚华海的侄儿打架斗殴,被行政拘留。龚华海虽然知道是自己的侄儿违法在先,但涉及到亲情,仍然去找陈建如说情,希望得到从轻处罚。陈建如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带着龚华海去看被其侄儿殴打致伤的那个人,龚华海见到那个人后,就默默不语了。

第四次是一名电焊工无证上岗被行政拘留,这让龚华海夫妇一下子难以接受。因为第四次的处罚,让龚华海的工厂受到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去年12月,陈建如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龚华海的家具厂里,有一名电焊工未取得电焊操作上岗证,陈建如依法要对这名电焊工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当时是龚华海的妻子在家具厂打理,她请求陈建如“放一马”。但是,陈建如还是坚持依法办事。如此一来,因为这名电焊工被依法拘留,家具厂的其它电焊工也纷纷辞职不干了,导致家具厂无法如期发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龚华海和妻子,对于陈建如的“不近情理”,不免耿耿于怀。

后来是对陈建如的感激。原因是陈建如援手帮忙,为龚华海的家具厂挽回了7.1万美元的损失。

去年6月的某一天,龚海华的妻子,因为一桩经济纠纷找到了陈建如,请他出手帮忙。原来,龚华海开在织里镇的家具厂,与萧山的一家外贸公司签订了一个上百万美元的大单,但因生产上的原因,家具厂未能按期发货,对方因此要扣下9.6万美元的尾款。

“如果收不到这笔钱,这个大单子就等于白做了,我们还要倒贴员工的工资……陈警官,能不能帮忙协调一下,让他们降低违约金……”龚华海的妻子请求陈建如援手。

陈建如了解了原委后,仔细分析,多方协调。陈建如还利用休息时间,陪同龚华海夫妇赶到萧山,和对方摆事实,讲道理,陈情家具厂的具体困难;看在陈建如这一番热忱,萧山的外贸公司,最终答应只扣留2.5万美元的违约金。一来一去,陈建如帮助龚华海的家具厂挽回7.1万美元的损失。

龚华海非常感激陈建如的帮忙,使他的工厂免遭了重大的损失。龚华海紧紧握住陈建如的手,连连道谢:“陈警官:非常感谢您!以后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您尽管开口,我们也应该为维护社会治安,尽一份责任,出一份力!……”

四次处罚,一次援手,却让龚华海和陈建如成了莫逆之交。

 

没有想到的感动  成了永远的感动

 

201716日,陈建如在单位值班,在接连处理了几起纠纷后,已是深夜,陈建如简单洗漱后准备就寝。

突然,陈建如的手机响了,是他姐夫打来的:“建如,你快点回来!爸爸突发脑溢血正送往医院抢救……”

陈建如得知此情心急如焚,立即向领导汇报。在顶班的民警赶到警务站后,陈建如星夜赶回故乡河南信阳市固始县。

长途跋涉,一千多公里的路程,陈建如不知是怎么度过这难熬的时间。此时此刻的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赶到故乡,尽快见到父亲……

可是,当陈建如见到父亲时,父亲早已合上了眼睛。陈建如扑在父亲的遗体上,抱着父亲连连呼唤:“爸爸、爸爸:您睁开眼啊,您儿子回来了、建如回来了……您醒醒啊!……”

任凭陈建如声嘶力竭地呼喊,他的爸爸再也听不见了;任凭陈建如泪水涟涟,他的爸爸再也睁不开慈祥的双眼。

没有和父亲说上一句话,父亲就这样走了,这是陈建如永远无法释怀的痛。

在父亲逝世的第二天,陈建如按照故乡的习俗,尽一份做儿子的孝道。陈建如陪着年迈的母亲,在父亲的灵堂前长跪不起。泪流满面的他,深知这些年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亏欠家人太多太多,尤其是很少侍奉养育自己的父母亲。

沉浸在悲痛之中的陈建如,突然接到了一个显示是来自织里的电话:“陈哥,我是小王,我们在固始县的郊外迷路了,找不到你的家,导航也没用……”

“什么?你到固始县了?你们几个人?你们怎么知道我父亲过世了?”一连串的发问,是因为小王的电话让他惊讶,让他感动。

原来,当陈建如得知父亲病危的消息,在回故乡前,专门去看望同乡小裴,并关照他一些紧要的事情。小王他们是从小裴这里得知的消息。

于是,小王联系了小张、小李和小吴,他们四个人开着一辆车,昼夜赶往陈建如的故乡。他们想以这样的方式,表达感谢陈建如之前给予他们的关爱。他们四个人分别来自安徽、四川、贵州,他们在织里打工,工作上和生活中遇到困难,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兵警长陈建如;每当他们求助陈建如,陈建如总是热情接待,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这让身处异乡的他们感到温暖,他们在心里,早就将陈建如当作贴心的大哥。

每当回忆此情此景,陈建如至今依旧感慨万分:“他们几个人,我只是帮过他们;我的举手之劳,他们却铭记在心。一千多共里的路程,这是一份不能忘怀的感动和情义。”

 

命悬一线  不顾自己安危终于化险为夷

 

2017111921时许,来自南浔区公安分局城西派出所的一个报警电话,打破了值班室的宁静。陈建如立即接过电话,城西派出所值班民警讲述了一起危险事件的起因:家住南浔镇东迁的一位刚离婚不久的妇女向派出所报警,称她的前夫下午在东迁强行带走了他们只有7岁的孩子;晚上,她接到前夫的电话,他前夫情绪激动地说,要带着他们的孩子在家中一起点燃煤气自杀……报警的妇女告知,这个失去理智的前夫的家,就在陈建如的辖区常乐村。

陈建如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更深知这位母亲非常惊恐和不安的心情。

放下电话,陈建如除留下一人值班,立即带领其他执勤人员,赶赴常乐村。

到达现场后,陈建如发现问题的严重性,远比预想的还要紧急万分。报警妇女的前夫,将自己和孩子关在二楼的房间里,手持一把锋利的砍刀,身旁还有一个随时都可能被点燃的煤气瓶……

面对此情此景,陈建如沉着冷静。他在思虑如何想法设法稳定住孩子父亲的情绪,尽可能拖延时间,为营救孩子寻找最佳时机。

陈建如安排随行的同事换成便装,掩护孩子的母亲一起走进另一间房间,隔着楼梯让孩子的母亲和前夫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男子的情绪依然激动,根本听不进前妻的求饶和劝阻,即便是前妻痛哭流涕般的哀求放过自己的孩子,但他依然不为所动。

陈建如和所有在现场的人,每一颗紧张的心都悬在空中,彷佛空气都凝固了似的。一边是情绪异常暴躁的孩子的父亲、被挟持的孩子的哭泣声,还有男子手中的砍刀、随时被点燃的煤气瓶;一边是孩子母亲欲哭无泪的神情……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双方继续对峙着,孩子的生命危在旦夕,可谓命悬一线……但是,如果此时硬性出击,反而会激化矛盾,势必会危及孩子的安全。陈建如和同事继续等候最佳时机出现。

就在这名男子愣神的瞬间,陈建如和同事如利剑出鞘,疾步冲向男子,迅疾夺下男子手中的砍刀,同时制服这名男子,顺利营救出被困多时的孩子。

陈建如将孩子交给他的母亲,并安排人送母子回家。

陈建如将这名男子带回警务站。

陈建如递过一杯热茶给这名男子。

在陈建如的劝慰下,这名男子终于说出了实情:他是因为离婚的原因受到很大的刺激,加上欠了不少的外债且一时无力偿还,一时想不通失去了生存的欲望,想一死了之;他又因放心不下孩子,遂产生了带孩子一起“解脱”的愚蠢念头……

经过陈建如苦口婆心般的开导,这名男子不停地点头称是,他认识到刚才自己的这一举动,要不是民警的及时制止,肯定会带来的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随后,在陈建如的陪同下,他向前妻和孩子诚恳道歉,写下保证书,表示从今往后决不去打扰前妻和孩子的生活,并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巧断5元钱的“官司”

 

正月十六,刚过完元宵佳节的秦家港菜市场内,依旧是人头攒动,卖菜的吆喝声,买菜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突然,在一个摊位前,一个买菜的小伙子,和卖菜的中年人大吵起来,甚至发展到互相推搡,你一拳我一脚。而引起纠纷的原因竟然是为了五元钱!

旁边的人忙着劝架,两个人火气都很大,在围观的人群面前,谁也不肯先让步,因为他们都怕自己“掉价”!

见二人都不愿意“消停”,有人想到了报警。

接到报警后,陈建如五分钟内就赶到了菜场。

当陈建如抵达现场时,看热闹的人已经将事发现场围得水泄不通,人们议论纷纷——

“用假钱的人,应该抓起来!”有人大喊喊叫。

“那个钱是卖菜的那个人用来诬陷别人的!”有人发表不同的看法。

“该把那个用假钱买菜的人狠狠揍一顿!”有人火上浇油、幸灾乐祸……

只见陈建如立即拨开围观的群众:大家让一下,我是这个辖区的民警,我叫陈建如。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陈建如连忙拉开情绪非常激动的两个人,并劝解围观的人离开现场。

经过了解,陈建如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个买菜的小伙子叫小费,是四川籍人,在织里打工。今天他准备利用休息的时间,请在织里的亲戚朋友到家中做客,所以大清早他就和妻子一起,来到菜场置办东西。路过摊主老徐的蔬菜摊位时,挑了几棵新鲜的大白菜,过秤后显示102角,老徐只收了小费10元钱。小费掏出两张5元面值的纸币递给老徐,老徐接过钱没多看,就扔进了钱箱。

当小费离开老徐的摊位几米后,老徐再找零钱给买菜的人时,发现钱箱里有一张5元钱好像是假币。老徐初步断定这张疑似的假币,肯定就是刚刚买大白菜的小伙子给的。于是,老徐快步追上小费,指认这张假币是小费的,并要求退换。

小费听老徐吃牢这张所谓的5元假币是他给的,当即就急眼了!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就争吵起来。

5元钱事小,涉及到名誉倒是一件大事了!于是,双方针锋相对,谁也不肯偃旗息鼓,更何况聚拢的人越来越多,他俩谁也不愿意在人前“掉链子”。于是,由打口水仗,发展到拳脚相加……

陈建如挡在二人中间,虽然俩人停止了肢体语言的冲突,但嘴上还是你来我往——

“我来织里这个菜场卖菜20多年了,从来没有用假币冤枉过任何一个清白的人!你一个年轻小伙子,用假币骗人,你还要脸吗?!”老徐依旧一脸的愤慨。

“使用假币是犯法的,这个我比你懂!你说我还会用这5元钱冒着犯法的危险吗?即使要用,我不会用100元大票啊!大叔,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去做指纹鉴定。”小费理直气壮地反驳道。

陈建如劝住对方,语重心长地劝慰到:“也许,你们双方都是受害者。这钱经过了多人的手,就很难下结论认定是谁的。你们说呢?再说,大家都是出门在外谋生,都不容易,何必为了这区区5元钱伤了和气,甚至大动干戈?你们都是懂法的人,如果因为一时的冲动,真的互相打伤了对方,这就不是5元钱的事情了!如果受到了法律的处罚,不但影响自己,还会影响你们的下一代成长。这笔账,你们二位应该都会算吧?……”

陈建如的这番话,打动了老徐和小费,他们认为陈建如说得非常在理。

“我这儿有5元钱,把你们那张所谓的假币先换过来,等送到相关部门鉴定后再说。你们看这样处理行吗?”陈建如和颜悦色地征询二位的意见。

听到陈建如的建议,老徐和小费顿时觉得很难为情。

“怎么能要警察的钱呢!我们这么小的事儿,还耽误了警察这么久,真的太不好意思了……这样吧,我的菜就算是送给他了,大过年的……”老徐率先表态。

“这怎么行!我再付你5元,就当交个朋友,以后买菜时你给我打点折就行啦!”小费搓着手有些腼腆起来。

于是,他俩当着陈建如的面握手言和了。

在当天的110接处警回访中,小费和老徐都毫不犹豫地给了陈建如一个“满意”的回复。

 

钱市长热情洋溢的批示

 

“一口气读完陈建如同志的事迹材料,深受感动。他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纪律意识坚强如钢铁;他的干一行爱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闪闪发光;他的高标准、严要求履行职责,把各项任务扎扎实实完成并尽可能的争取完美;他的为民服务更是突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民心;他的清廉、他的自我严格要求更让人由衷钦佩,等等。老陈警长是我们身边的实打实的典型,同样他更是我们所有党员干部的典型。如果大家都像他那样,份内事认真干,交叉事主动干,额外事愉快干,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众之事无小事,不干则已,干则成优秀,我们湖州改革发展稳定民生水平就会大幅提升。我完全同意树立宣传老陈这一身边的典型,以此来教育、引领广大干部更积极、更热忱、更主动的投身到我们的事业当中来。”——这是市委副书记、市长钱三雄,在看了《“老兵警长”陈建如事迹材料》后,做出的热情洋溢的批示。

我在想作为一市之长为一个民警写下如此动情的批示应该是难得鲜见的这是因为陈建如的事迹让钱市长深受感动”,进而由衷钦佩”。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景仰一个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人;因为这样的人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纯粹高尚的人。

陈建如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纯粹高尚的人,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人……

 

【作者简介】郑天枝,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期公安作家班学员,首届全国公安文化理论高研班学员。曾任第五、第六届湖州市作协副主席;湖州市公安文联副主席兼市公安作协主席;湖州市警察协会秘书长兼《湖州警学研究》主编。出版诗集9部,散文随笔1部,绘本:《一只猫的生活态度》(与女儿合著)。在《人民文学》《诗刊》《青年文学》《啄木鸟》等发表文学作品200余万字。曾荣获《人民文学》报告文学一等奖等。

 

主办单位:营口王充闾文学研究中心 邮箱:yk222999@126.com 辽ICP备2023002710号-1

网站推广: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国家批准建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