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首 页 十三友简介 十三友守则 十三友作品专区 十三友之友专区 古代名篇 当代大家 文学评论 海外名人 感悟与体会
 
张冰园地
戒烟的故事
访问量:31 作者:张 冰 发布时间:2024-03-21 返回首页
 

戒烟故事

 

张  冰

 

我二十几岁就学会了吸烟,烟龄也近20年了。

当时在烟民中流传这样一句话:“抽支烟,解心宽,解馋解懒解腰酸。”虽然有些神话,但是,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身体疲倦的时候,吸一支烟确实有“提神”作用的。

记得在读大学的时候,班里有几位吸烟爱好者。每天晚自习结束后,都争着往宿舍里跑,第一件事就是先吸一支烟。当时学校有规定:在谁的床下发现烟头就罚两块钱。同学之间爱开玩笑:自己吸完烟后,把烟头扔到别的同学床底下,等值周老师检查时,吸烟的没罚着,不吸烟的却挨罚了。

女生管吸烟的男生叫“烟鬼”。吸烟者在学习方面遇到难题也不敢与不吸烟的同学探讨,人家都讨厌吸烟者嘴里的烟味。于是,大家便下决心戒烟。我当同学的面表示:“谁要看我吸一支烟,奖励五元钱”。当时的五元钱算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它等于在校生每月五分之一的生活费了。

话说出去了,烟确实也戒掉了,但总觉得身上少了一些东西。一次,期中考试刚结束,一位同学躺在床上唠叨:“总算考完了,吸支烟解解乏吧!”顺手扔给我一支。我拿起烟就要点着,另一位同学念叨:“晚上有人请客喽!”我马上意识到了,请客的人就是我呀。于是,我便把烟放下了。

其实,我真的想吸一支烟解解乏,又怕“受罚”,只好到没人的地方把这支烟吸了。

据资料记载,烟草进入人类社会始于原始阶段的拉丁美洲。早在四千年前,居住于墨西哥的玛雅人已开始了烟草种植和吸食。这种烟草有醉人的香气,能提神解乏,渐渐成为远古人类的嗜好。西班牙传教士卡萨斯在其著作《印第安人史》里写道:“一路上我们都能看到当地人,无论男女,手里拿着一根点燃的木炭和一些草状的植物。他们一边走路,一边点燃草叶,享受其散发出来的芳香。”

我毕业后,分配到中学教书,整天忙碌着备课、批改,好像没有烟作陪就不行似的,于是我把烟又拣了起来。

一年后,听学生反映:班里有两名男生下课就急急忙忙往厕所里钻,吸完烟后再跑回教室上课。第二天我把俩位学生叫到办公室,真的从他们兜里收出两盒香烟。我没有批评他们,只是说“从今天起老师与你们一起戒烟”。

在为人师表的约束下,我很长时间没有吸一支烟。后来,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把同年级的几个班打乱了,按照成绩分了“好坏”班。学校安排我担任重点班的班主任。那两名爱吸烟的学生调到“普通班”去了,我又二次把烟拣了起来。

其实,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据《羊城晚报》报道:我国有三亿多烟民,每人每天以两元钱一包的卷烟计算,那么一天就烧掉6亿元。一年下来,就是2000多个亿。还有吸烟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人身体的损害、引起的火灾造成的损失等还没有计算。这家报纸统计了1994年烟草税收为550亿元,而同年因吸烟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00亿元以上。这个比例有些触目惊心了。

我调到市内工作以后,曾经戒了一段烟,现在又吸了。主要是因为一位同事的病故引起的。

那是1996年的冬季,临春节还有10多天了。我的一位同事觉得身体不适,便到医院检查。下午约3点左右,医院打来电话,让局里派一位领导到医院商量点事儿。

我到医院后,院长直来直去地对我说:“经医生初步诊断,你的同事患的是肺癌,现在已经到了晚期。”我听了之后,大吃一惊:这位同事既不会吸烟,又很少饮酒,怎么能患上肺癌呢?后来到省城的大医院复查,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

听医生说,吸烟者易得“鳞状癌”,病情发展比较缓慢;不吸烟者易得“线状癌”,病情发展得比较快。我这位同事仅活了15天就去世了。守灵的当天晚上,我吸了将近一盒半的香烟,悲痛是主要因素,但是也琢磨着吸烟与不吸烟好像没有太大的分界线了。

我国吸烟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当时叫“鼻烟”。《士那补释》上说:“鼻烟,英吉利语曰士那,曰士那富,又曰士那乎,壶巴突儿,盒曰士那乎薄克司。” 当时,吸用鼻烟大多为宫廷官员、贵族和富商,一般老百姓只闻其名而未见其为何物。原因是由于鼻烟是由贵重药材制成的,被宫廷、官户视为享用珍物,奉为“待客上品”。当时,宫廷内流传一句评语:“黄金易得,高尚鼻烟难求。”

说实话,吸烟的确是弊大利小。那么,为什么世界上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吸烟呢?还是法律不严造成的?

2003年我去新加坡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据当地的人讲,在公共场所吸烟罚款200新元(相当于1000元人民币),阻挠禁烟令执行的罚款1000新元或监禁6个月,还可能被处以鞭刑。

新加坡的鞭刑十分残酷,任何人都不能免刑。当地的人对我说,前几年一位美国人在社区内戳破汽车轮胎和涂鸦,还用斧头敲毁车窗,被判监禁8个月、罚3500新加坡元和鞭刑十二下。这个消息震惊了美国,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向新加坡请求能减轻罪刑,新加坡总统王鼎昌以尊重的姿态同意请求,将鞭刑部分由12下改成4下,其余不变。我听了出一身冷汗,只能到大街上吸烟了。

在我们中国,从过去到现在,老百姓吸烟,国家领导人也吸烟,普及面还是比较广的。人们不觉得吸烟者比不吸烟者低级多少,而不吸烟者比吸烟者高明多少。

毛泽东主席在革命战争年代可以说是一位吸烟的“强人”。特别是在环境艰苦或思考问题的时候,手里总是拿着一支烟。周恩来让警卫员限制毛主席吸烟,警卫员也总挨毛主席批评。

有一次毛主席点着一支烟刚要吸,警卫员进来了。毛主席笑了笑说:“我只是点着了,不吸。”警卫员一转身,一支烟只剩下一个烟头了。

邓小平也是一位烟民。随着年龄的增高,烟量逐渐地减了下来,有时忍不住也吸上一支。

一次,他接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着谈着,便点着一支香烟,并解释说:“我就这么一点嗜好。”撒切尔夫人开玩笑地说:“我是英国的首相,不是中国的首相,管不着您。”大家都笑了。

烟对吸烟者来说,是一种“营养型”的添加剂。思考问题的时候吸一支能扩展思路;困倦的时候吸一支可振奋精神;劳累的时候吸一支可解除疲劳…… 然而,吸烟的害处是极大的。多种疾病的产生是由吸烟引起的,最近几年因吸烟导致的死亡率又呈上升的趋势。因此,不吸烟的人最好不学吸烟,吸烟的人最好少吸烟或戒烟。

我是一位典型的烟民,也希望“无烟的世界”早日到来。1999年4月17日)     

 

主办单位:营口王充闾文学研究中心 邮箱:yk222999@126.com 辽ICP备2023002710号-1

网站推广: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国家批准建站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