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首 页 十三友简介 十三友守则 十三友作品专区 十三友之友专区 古代名篇 当代大家 文学评论 海外名人 感悟与体会
 
张冰园地
又见寒山寺
访问量:24 作者:张 冰 发布时间:2024-03-21 返回首页
 

又见寒山寺

 

  

 

我每次去苏州必到寒山寺看看。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西阊门外的枫桥镇。它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初名为“妙利普明塔院”。唐太宗贞观初年名僧寒山子来此缚茆起居,唐玄宗时著名禅师希迁在此创建伽蓝,题额曰寒山寺,便将妙利普明塔院更名为寒山寺了。

日已偏西。远眺寒山寺,碧瓦绀宁,古朴典雅,悠扬的钟声清脆悦耳。走近山门,“寒山寺”三个大字银光闪烁,两旁古樟相衬。墙内古典楼阁飞檐翘角,右为枫江楼,左为霜钟楼,源于枫桥夜泊诗。

一进山门便是寺中的大雄宝殿。打眼一看,高雅洁净,巍然轩昂。寒山、拾得两尊塑像安放在中央、游人纷纷敬香许愿,默求身体健康,祈祷事业有成,保佑一生平安。据导游的先生介绍:到寒山寺敬香的人会终生如愿的。

寒山寺殿宇比较多,有大雄宝殿、藏经楼、钟楼、碑廊、枫江楼、霜钟阁等。

大雄宝殿的后侧是普明宝塔,为宋太平兴国初年,节度使孙承佑重新扩建了。扩建后塔身为七层,也叫七级塔,元朝末期宝塔被毁掉了。到了明朝的洪武年间,寒山寺众僧为了弘扬佛教文化,重新建了五层四十二米高的仿唐木宝塔。登上这座塔的顶层远眺,姑苏城西的风光尽收眼底。塔院配有法堂、角楼、回廊、池塘等,游人开颜览胜,心旷神怡。

唐代诗人张继题了《枫桥夜泊》一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钟楼位于藏经楼南侧。钟的总重量为108吨,主体铭文《大乘妙法莲华经》共69800个字,为“天下第一佛钟”。

到寒山寺才知道,僧人撞钟之所以要敲108下,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说每年有12个月、24节气、72候(五天为一候),相加正好是108。敲钟108下,表示一年的终结,有除旧迎新的意思。二是依照佛教传说,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响108次,人的所有烦恼便可消除。每年除夕之夜,中外游人云集寒山寺,聆听钟楼中发出的一百零八响钟声,在悠扬的钟声中辞旧迎新,祈祷平安。我想,不管是哪种含义都是吉祥的象征。

我以为寒山寺的出名源于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其实应该归功于和合二僧,也就是寒山和拾得。

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寒山父母为他与邻村的姑娘定了一门亲事。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互生爱意。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知道真相后左右为难。他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则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了。

过了很长时间,拾得没有看见过寒山,感到十分奇怪。一天,他信步来到寒山的家中,只见门上插有一封留给他的书信,拾得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深感对不起寒山,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经过千山万水拾得在苏州城外找到了寒山,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高兴极了,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素斋的篦盒,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

现在寒山寺存有一方碑石,上刻“和合二仙”图案,就是这两位好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情景。

从元末至清末,寒山寺曾五次惨遭劫难,但事后总能复建,足见寒山寺在历代人们心中的地位。而且直到现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见由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寒山和拾得同在寒山寺修行,他们两个相互鼓励相互鞭策,终于都成正果。这时眼看老主持年龄越来越大,想在他们两人中选一人住持寺里的工作,可两人的票一样多,主持只有一人,正在老住持为难之时,拾得乘一叶木舟漂洋过海到了日本,在日本拾得修建了“拾得寺”,将“和”“合”思想发扬光大。寒山则做了寺里的住持,寒山和拾得在事业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并为后世传颂。

据传说,唐代诗人张继写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他去长安(今西安)赴考后,落第返回时,途经寒山寺,夜泊于枫桥附近的客船中,夜里难以成眠,听到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有感而作。《枫桥夜泊》诗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日本的小学生把这首诗作为课文来讲授和背诵。

太阳落山了,我急忙跑到风桥上观赏夜幕下的景色:小船停泊在草桥的旁边,江面灯火通明。于是,我即兴填了一首自度词,题目为《又游寒山》:“一年二年又三年,重游寒山。登高眺远,是山是水分辨难。一更二更又三更,枫桥月残。船起雾散,为苦为乐亦云烟。”这时,我回头眺望,寒山寺一片寂静,落日的钟声有节奏地响着:当——当——当——    (2001年9月24日)

 

主办单位:营口王充闾文学研究中心 邮箱:yk222999@126.com 辽ICP备2023002710号-1

网站推广:营口之窗网站 技术支持:营口爱思达计算机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国家批准建站单位)